简体 繁体
首页
公司简介
产品中心
新闻动态
技术领域
联系我们
其它产品
新闻动态
 
新闻资讯
行业新闻
产品新闻
公司新闻
 
苹果供应链重新洗牌 谁会是新军?

    2015年,谁将扮演台股冲万点火车头?答案,依然是苹果(Apple)。
  1年内股价成长超过7成,一度冲破130美元,市值来到破天荒的7700亿美元(约合新台币24.52万亿元),足以买下整个俄罗斯股市,或是全球最大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(Exxon)两次。这是苹果在新春创下的惊人成绩。
  苹果,还会继续发威 产品全面出击,股价喊出再涨25%
  2014年iPhone 6创造史上最大换机潮,华尔街一度认为苹果的利多随其问世而出尽,没想到热潮不仅持续延烧,甚至不断突破极限。外资在跌碎一堆眼镜后终于调整了目标价,摩根大通证券认为苹果的合理价位至少在145美元以上,《巴伦》预测,苹果股价未来一年有望再涨25%,至160美元。
  理由,就在3月9日,苹果春季发表会“Spring Forward”上。
  这一天,将是全新穿戴式装置Apple Watch宣布开卖的日子。根据权威科技网站AppleInsider的消息,当天苹果还将同步推出12英寸英寸MacBook Air,以及改版后的iTunes与音乐串流服务。
  事实上,这只是掀开苹果2015年产品布局的一角,若摊开整个蓝图可以发现,2015年,将是苹果有史以来推出最多款软硬件产品的一年。
  “如果说2014年是 iPhone 独领风骚,2015年就是(苹果产品)全面出击”,一位负责苹果代工的高层说。
  作为全球消费性电子龙头霸主,苹果一出手,其规格、功能与外观设计,往往就定调业界标准。举凡过去的全触控屏幕、一体成型铝镁合金外壳、指纹辨识等,皆能引爆非苹阵营大跟风,带动相关零组件厂业绩水涨船高。
  以2015年的布局蓝图来看,全新产品 Apple Watch 所用的新材料蓝宝石屏幕,预估将成为所有穿戴式装置的基本配备,未来有可能全面应用到手机与平板上。新增的 Apple Pay、Health Kit 等软件功能,则透露出苹果跨足金融与医疗产业,欲全面打造生态系统的野心。
  新款的 iPhone 6S ,则可能增添 3D 压力传感器功能。通过这项新技术,手机可以侦测到按压的力道,从而开发出侦测心跳、血压、脉搏等新应用。
  至于平板计算机与笔电两大成熟产品线,则持续挑战轻薄、快速与电池续航力的极限。
  对台湾电子产业来说,苹果几乎等同于衣食父母,光是一支 iPhone 6 ,就牵动台股20%的产值,若将所有的硬件产品全部计入,占比更是高达30%以上。换句话说,只要能透析苹果的产品布局与策略,就能预测相关台股2015年的表现。
  德盛科技大坝基金经理人廖哲宏分析,2015年要投资苹概股,主要看两种类型,一种是 new feature(新功能),一种是 gain share(市占增加率)。后者比前者更具股价爆发力。
  赢家,将上演大风吹 可成订单成长,宸鸿可望回 iPhone 之列
  2月12日,苹果公布了最新的供应链名单,纬创、仁宝首度入榜。若加上原本的鸿海、和硕与广达,代工五哥全部入列,一场暴应链大洗牌的赛局隐然成形。
  对苹果来说,长期依赖单一供货商会对营运带来高度风险,最好的策略,就是将订单分散,使其互相箝制,既避开生产风险,也能控制价格。因此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纳入新的供货商,重新调配订单比重。
  “这是一手胡萝卜,一手鞭子的手法”,一位台中光学大厂高层说,苹果常常在谈判初期开出逼死人的条件,看你做不做得到,如果成了,立刻增加订单,若不成,就转头投资二线厂商。
  和硕就是一个极佳范例。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学习后,2014年业绩大爆发,从鸿海手上抢下超过两成的 iPhone 6 订单,股价随即翻身上涨,2015年2月股价一度超过鸿海。摩根士丹利证券预估,和硕2015年的 iPhone 订单占营收比重,将进一步提升到30%以上,股价未来还有10%的成长空间。
  反观鸿海,虽然稳坐代工老大位置,握有最主流的产品,订单营收比率达7成,但在苹果分散供应链的策略下,惨遭和硕瓜分,反而成为股价受害者。
  这就说明了,2015年的苹概股,要挑的不只是纯度,更重要的是低基期、具备成长爆发力者。
  可成与鸿准的机壳王者之战也是同样的逻辑。鸿准是 iPhone 金属机壳最大供货商,拥有6万多台 CNC 机台(计算机辅助数值控制机),产能与规模比可成高逾1倍,但空有一身武艺,却仍得受制苹果的分散策略,眼睁睁的看着订单流入可成口袋中。
  巴克莱资本证券分析,目前全球 iPhone 机壳订单,可成仅占5%,在2014年 CNC 机台有效扩充,生产良率改善的状况下,2015年可望大幅提升到12%,成长超过1倍。在需求及供给面互相配合下,营收、获利都能稳定成长。
  至于一度被踢出iPhone供应链的触控面板厂宸鸿(F-TPK),2015年颇有卷土重来的态势。它曾是iPhone热卖大功臣,也是苹果在手持式装置最重要的关键零组件合作伙伴,但当苹果为让 iPhone 更轻薄,它一夕之间失去iPhone 5订单。
  不过,对苹果的供应链策略来说,只要你有持续创新的利用价值,永远有机会翻身。宸鸿持续协助 Apple Watch 的触控面板开发,以及 iPhone 6S 的3D压力感测新功能研发,大和证券预估,如果苹果采用这项解决方案,宸鸿不只能重回 iPhone 供应链,还可拿下50%市占率,预估平均出货单价达8美元,贡献14%毛利。2015年每股获利可望达15.93元新台币。
  另一文件可望受惠于苹果产品新功能的股票,正是当前的股王大立光。业界认为,苹果的相机画素停留在8百万已有两代之久,2015年势必要有所提升,且Android阵营早将前后双镜头列为标准配备,苹果极可能也在2015年跟进。一旦成真,作为第一供货商的大立光,业绩至少再翻一倍。
  这就是为什么尽避股价已经来到了2600元新台币的新高天价,9大外资还是同步将目标价调到3千元以上。
  然而大立光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。一位光学产业高层就透露,其实苹果对大立光的报价“越来越失望”,认为成本太高。若iPhone6 S将前后双镜头列为标准配备,在节省成本与分散风险的策略下,很可能让玉晶光接手。“即便玉晶光技术能力不到位,苹果也会用软件功能去弥补硬件不足。”该高层分析。
  入榜,未必跟着苹果赚 纬创拿到苹果屑,获利挹注有限
  事实上,随着苹果产品越卖越多、量越出越大,现在的供应链产能已经过于集中,苹果这种“扶植老二打老大”的手法,已经要提前布局到栽培老三上,好让手上多几张牌可打。原本是苹果绝缘体的纬创与仁宝,现在就因此而入选。
  虽然外资界认为,纬创拿到的是量少又低毛利的 iPhone 5C,2015年了不起再增加一款四英寸的iPhone mini,占其营收不到5%,不只获利挹注有限,还可能为了迎合苹果要求,投入大量设备与人力,反倒侵蚀本业获利。
  而仁宝更辛苦,接手从2014年第四季就开始衰退的 iPad mini,被认为是这连苹果皮都称不上,只吃到苹果屑。
  事实上,对于内功不够的厂来说,苹果单是毒药,不是补药。过去群创想做,却搞不定良率,弄到亏损连连。另外一家触控面板厂胜华,更是弄到公司破产。可以说,没有“金刚钻”,不要想揽苹果的“瓷器活”。
  但对这两家纬创、仁宝来说,接苹果单不只是面子之战,更是要趁此机会赶快蹲马步练功,一旦像和硕一样熬过了成长期,顺利转大人,营收、获利、股价都能一飞冲天。
  站在投资的立场,纬创与仁宝虽然都打上了苹果光,但要享甜美果实恐怕还要再等上一、两年时间,长线可以布局,2015年可能很难有好的收获。
  看透了苹果的产品策略布局,才能掌握投资2015年苹概股的投资契机。

友情链接
内部链接
法律声明
联系我们
网站导航
电话:010-82967213-810
手机:15210969646
传真:010-82967213-811
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上奥世纪B座1026室
京ICP备11040779号-5